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设立 土壤污染防治基金
中国 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22日初 次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为解 决土壤污染资金问题,草案 提出国家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设立 中央和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
全国 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清泉当日在向会议作说明时指出,长期以来,中国 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污染 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土壤 作为污染物的最终受体,已受到明显影响。
2005年至2013年中 国首次开展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 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 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全国 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 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土壤 污染问题成为亟须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问题。”罗清泉说。
为此,全国 人大常委会将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纳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并列 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于6月初次审议。
草案共九章94条,分为总则,标准、调查、监测和规划,预防和保护,农用 地土壤污染的风险管控和修复,建设 用地土壤污染的风险管控和修复,土壤 污染防治经济措施,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
草案规定了关于政府、企业 和公众土壤污染防治的义务,规定 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体制、政府责任、目标责任与考核;规定 了单位和个人的一般性权利、义务,确立 了土壤污染责任人、土地 使用权人和政府顺序承担防治责任的制度框架。
草案 明确要求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规定 每十年组织一次土壤环境状况普查。为了 弥补普查时间跨度较大的不足,草案 还规定了国家实行土壤污染状况监测制度。
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 方式解决土壤污染资金问题,草案专设了“土壤 污染防治经济措施”一章,规定:国家 采取有利于土壤污染防治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 等经济政策和措施,鼓励 企业以市场运作方式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各级 人民政府应当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绩效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益;国家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设立 中央和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
此外,草案 还规定了监督检查、公众参与的内容,规定 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设立 土壤污染防治基金
-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 习近平眼中的“三农短板” ——对各地“三农”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
- 人民日报:三农 好政策好心没办成好事的还有不少
- 要强化肥料登记管理 大力 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 六大 举措推进农业现代化——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
- 中央 深改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农地三权分置办法等
- 未来 五年仍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土地整治重“量”更重“质”
- 紧抓农业现代化为“三农”提质增效——专访 吉林省副省长隋忠诚
- 中国 三大主粮化肥利用率10年提高7.2% 农业 面源污染治理效果显现
最新资讯文章
- 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设立 土壤污染防治基金
-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 习近平眼中的“三农短板” ——对各地“三农”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
- 人民日报:三农 好政策好心没办成好事的还有不少
- 要强化肥料登记管理 大力 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 六大 举措推进农业现代化——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
- 生态游学,趣味科普 ―2016年阳 光生态游学第一营
- 中央 深改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农地三权分置办法等
- 未来 五年仍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土地整治重“量”更重“质”
- 参观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通讯
您的浏览历史
